万物生灵:冯骥才给孩子的散文 冯骥才
- 品牌: 文学>文集
- 型号: 9787541153440
- 库存状态: 有现货
- 出版社: 中国出版社
-
23.99€
书名:万物生灵:冯骥才给孩子的散文(冯骥才给孩子的“心灵教育”,作者亲绘彩色插图,附赠插图版精美明信片)
ISBN:9787541153440
作者:冯骥才
出版社:四川文艺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19-04-01
页数:288
开本:32开
纸张:胶版纸
包装:精装
是否套装:否 【产品特色】
【编辑推荐】
★冯骥才的文章兼具育人和范文的性质:阳光、纯真、积极、真诚.对每一个细小事物抱有柔情和热情.孩子们会在他的人生态度上获得正面的感染;文章精炼.文笔优美.结构讲究.他的很多短章都是学生作文的上佳范本.
★本书以小动物、植物等万物生灵为主题.旨在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拉近与自然的距离.孩子理应在大自然中获得快乐.获得真善美.在当今较为功利的教育成长环境里.这一点尤为重要.
★有声版同步强势上架.
★继畅销书《三寸金莲》、《感谢生活》之后.冯骥才的又一本经典佳文.
【内容简介】
“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.”冯骥才说.孩子的天性本与自然*接近.亲近自然.可促进孩子的心灵天地丰富、健康.本书50篇以纯真视角观察自然、植物、小动物、季节以及人物的散文.配以8幅冯骥才亲绘插图.在优美、易懂的字里行间.温柔善待每一株小植物、每一个小动物.让孩子在自然真性的阅读中.补充“知识教育”之外的“心灵教育”.其中《珍珠鸟》《花的勇气》《挑山工》等多篇入选义务教育教材.
【作者简介】
冯骥才.作家、画家、文化学者.1942年生于天津.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.代表作有《珍珠鸟》《神鞭》《三寸金莲》《一百个人的十年》《俗世奇人》等.作品被译成英、法、德、意、日、俄、荷、西、韩、越等十余种文字.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余种.
【媒体评论】
冯骥才的散文
《珍珠鸟》《花的勇气》《挑山工》等8篇文章入选义务教育教材 .这些脍炙人口名篇的作者冯骥才.有纯正的文笔.更有来自生活的纯正价值观.通过一代代学子的阅读.他的文字已渐入国人文化深处.
冰心:这(《珍珠鸟》)真是一篇叙事抒情的好散文.“头”起得“带劲”.这“劲”中有无限的喜乐;“收”得有“味”.这“味”中有深澈的哲理.全文是短小、精练、细腻而又酣畅.冯骥才的作品我读得多了.长短篇的小说和散文……但都不像这篇这样的光彩照人.
冯骥才给孩子的散文
之所以有这么多作品入选教材.因其兼有育人的意义和范文的性质.他的价值观来自生活而非概念.他的语言真诚、阳光.他对小生灵充满柔情.他乐于去发现、体贴现实中的美.极具感染力地给人传达一种纯真、乐观、向上的价值观.
王蒙:大冯(冯骥才)从精神上更像是个孩子.他懂得尊重别人.这正是他的魅力.
冯骥才给孩子感悟万物生灵的散文
孩子的天性本与自然*接近.孩子理应在亲近植物、小动物的氛围中成长.获得健康的身体、健康的心灵.但是在应试教育、数码产品的包围之下.我们的孩子是不是离大自然越来越远了?
冯骥才:知识教育是必需的.但心灵教育才是根本.心灵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心灵天地.就是时时注意给这片天地浇灌真善美.播种爱与博爱.注入情感和正义感.以及纯正的价值观.促使他们心灵这片天地美好、丰富和健康.
【目录】
温柔小生灵:人类的童年本与动物相混
珍珠鸟...
捅马蜂窝...
小动物...
麻雀...
巨笼...
猫婆...
爱犬的天堂...
老人和狗...
黑头...
老裘里和菲菲...
草木生灵:孩子是属于大自然的
花的勇气...
高山上的海蒂和她的父亲...
维也纳生活圆舞曲...
维也纳森林的故事...
世外美髯公...
巴黎的天空...
三千道瀑布...
黄山绝壁松...
绵山奇观记...
花巷...
书房花木深...
春天初是闻到的...
逼来的春天...
苦夏...
秋天的音乐...
冬日絮语...
水墨文字...
美的心灵:孩子初的人生思索
挑山工...
快手刘...
我初的人生思索...
长衫老者...
逛娘娘宫...
歪儿...
鼻子的逸事...
小雨入端午...
哦.中学时代……...
空信箱...
空屋...
进香...
致大海...
记韦君宜...
时间里的精灵:美的历程中那些看不见的使者
民间审美...
细雨探花瑶...
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...
贺兰人的唱灯影子...
废墟里钻出的绿枝...
谁能万里一身行?...
古希腊的石头...
细雨品京都...
【免费在线读】
《珍珠鸟》
真好!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.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.笼内还有一卷干草.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.
有人说.这是一种怕人的鸟.
我把它挂在窗前.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.我便用吊兰长长的、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.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;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.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.
阳光从窗外射入.透过这里.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.一半成了黑影.一半被照透.如同碧玉;斑斑驳驳.生意葱茏.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.看不完整.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.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.
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.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.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.
三个月后.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.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.我猜到.是它们有了雏儿.我呢?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.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.过不多久.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.更小哟.雏儿!正是这个小家伙!
它小.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.瞧.多么像它的母亲:红嘴红脚.灰蓝色的毛.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;它好肥.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.
起先.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.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.一会儿落在柜顶上.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.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.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.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.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.它立即飞回笼里去.
我不管它.这样久了.打开窗子.它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.决不飞出去.
渐渐它胆子大了.就落在我书桌上.
它先是离我较远.见我不去伤害它.便一点点挨近.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.俯下头来喝茶.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.我只是微微一笑.依旧写东西.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.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.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.
我不动声色地写.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.这样.它完全放心了.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、角质的小红嘴.“嗒嗒”啄着我颤动的笔尖.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.它也不怕.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.
有一次.它居然跳进我的空茶杯里.隔着透明光亮的玻璃瞅我.它不怕我突然把杯口捂住.是的.我不会.
白天.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;天色入暮.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.飞向笼子.扭动滚圆的身子.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.
有一天.我伏案写作时.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.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.生怕惊跑它.待一会儿.扭头看.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.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.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.我轻轻抬一抬肩.它没醒.睡得好熟!还咂咂嘴.难道在做梦!
我笔尖一动.流泻下一时的感受:
信赖.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.
《花的勇气》
你一听到“青春少女”这几个字.是不是立刻想到纯洁、美丽、天真和朝气?如果是这样你就错了!你对青春的印象只是一种未做深入体验的大略的概念而已.青春.它是包含着不同阶段的异常丰富的生命过程.一个女孩子的十四岁、十六岁、十八岁——无论她外在的给人的感觉.还是内在的自我感觉.都绝不相同.就像春天.它的三月、四月和五月是完全不同的三个画面.你能从自己对春天的记忆里找出三个画面吗?
我有这三个画面.它不是来自我的故乡故土.而是在遥远的维也纳三次旅行中的画面定格.它们可绝非一般!在这个用音乐来召唤和描述春天的城市里.春天来得特别充分、特别细致、特别蓬勃.甚至特别震撼.我先说五月.再说三月.后说四月.它们各有一次叫我的心灵感到过震动.并留下一个永远具有震撼力的画面.
五月的维也纳.到处花团锦簇.春意正浓.我到城市远郊的山顶上游玩.当晚被山上热情的朋友留下.住在一间简朴的乡村木屋里.窗子也是厚厚的木板.睡觉前我故意不关严窗子.好闻到外边森林的气味.这样一整夜就像睡在大森林里.转天醒来时.屋内竟大亮.谁打开的窗子?正诧异着.忽见窗前一束艳红艳红的玫瑰.谁放在那里的?走过去一看.呀.我怔住了.原来夜间窗外新生的一枝缀满花朵的红玫瑰.趁我熟睡时.一点点将窗子顶开.伸进屋来!它沾满露水.喷溢浓香.光彩照人;它怕吵醒我.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!你说.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更能如此震动人心?
那么.三月的维也纳呢?
这季节的维也纳一片空蒙.阳光还没有除净残雪.绿色显得分外吝啬.我在多瑙河边散步.从河口那边吹来的凉丝丝的风.偶尔会感到一点春的气息.此时的季节.就凭着这些许的春的泄露.给人以无限期望.我无意中扭头一瞥.看见了一个无论多么富于想象力的人也难以想象得出的画面——
几个姑娘站在岸边.她们正在一齐向着河口那边伸长脖颈.眯缝着眼.噘着芬芳的小嘴.亲吻着从河面上吹来的春天的风!她们做得那么投入、倾心、陶醉、神圣.风把她们的头发、围巾和长长衣裙吹向斜后方.波浪似的飘动着.远看就像一件伟大的雕塑.这简直就是那些为人们带来春天的仙女们啊!谁能想到用心灵的吻去迎接春天?你说.还有哪个春天的画面.比这更迷人、更诗意、更浪漫、更震撼?
我心中的画廊里.已经挂着维也纳三月和五月两幅春天的图画.这次恰好在四月里再次访维也纳.我暗下决心.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属于四月这季节的同样强烈动人的春天杰作.
开头几天.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.此时的春天似乎只是绿色连着绿色.大片大片的草地上.没有五月那无所不在的明媚的小花.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.我对驾着车一同外出的留学生小吕说:
“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!绿色到处泛滥.见不到花儿.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!”
小吕听了.就把车子停住.叫我下车.把我领到路边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上.然后让我蹲下来扒开草好好看看.我用手拨开草一看.大吃一惊:原来青草下边藏了满满一层花儿.白的、黄的、紫的.纯洁、娇小、鲜亮.这么多、这么密、这么辽阔!它们比青草只矮几厘米.躲在草下边.好像只要一努劲.就会齐刷刷地全冒出来……
“得要多少天才能冒出来?”我问.
“也许过几天.也许就在明天.”小吕笑道.“四月的维也纳可说不准.一天换一个样儿.”
可是.当夜冷风冷雨.接连几天时下时停.太阳一直没露面儿.我很快就要离开这里去意大利了.便对小吕说:
“这次看不到草地上那些花儿了.真有点遗憾呢.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.”
小吕驾着车没说话.大概也有些怏怏然吧.外边毛毛雨点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.可车子开出去十几分钟.小吕忽对我说:“你看窗外——”隔过雨窗.看不清外边.但窗外的颜色明显地变了:白色、黄色、紫色.在窗上流动.小吕停了车.手伸过来.一推我这边的车门.未等我弄明白是怎么回事.便说:
“去看吧——你的花!”
迎着细密的、凉凉的吹在我脸上的雨点.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.这正是前几天那片千千万万朵花儿藏身的草地.此刻一下子全冒出来.顿时改天换地.整个世界铺满全新的色彩.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已经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.低头却能清晰看到每一朵小花.在冷雨中都像英雄那样傲然挺立.明亮夺目.神气十足.我惊奇地想:它们为什么不是在温暖的阳光下冒出来.偏偏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?小小的花居然有此气魄!四月的维也纳忽然叫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.是——勇气!
这两个普通又非凡的字眼.又一次叫我感到心头怦然一震.这一震.便使眼前的景象定格.成为四月春天独有的壮丽的图画.并终于被我找到了.
拥有了这三幅画面.我自信拥有了春天.也懂得了春天.
【书摘与插画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