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杉讲透孙子兵法 华杉;读客文化
- 品牌: 政治/军事>军事>军事理论
- 型号: 9787539984094
- 库存状态: 有现货
- 出版社: 中国出版社
-
35.99€
书名:华杉讲透孙子兵法(《狂飙》高启强的人生之书!这回终于读懂孙子兵法!通篇大白话,一看就懂)
ISBN:9787539984094
作者:华杉;读客文化 出品
出版社:江苏文艺出版社
出版时间:2015-06-01
开本:16开
纸张:纯质纸
包装:精装
是否套装:否
【产品特色】
【编辑推荐】
◆这回终于读懂《孙子兵法》!
◆通俗通透解读经典战例.逐字逐句讲透兵法原意!
◆本次重印对内文进行了全新审校.修订谬误和不规范说法500多处.
◆通过155个经典战例.将《孙子兵法》的原意剖析得详尽透彻.
◆援引传世注家曹操、杜牧等11人的注解.从不同角度还原兵法原意.
◆兵法首先不是战法.而是不战之法;不是战胜之法.而是不败之法.
◆学习兵法的目的不是如何获取胜利.而在于确保一生不败.
◆翻开本书.这回终于读懂《孙子兵法》!
【内容简介】
《孙子兵法》6111字.似乎每个字都艰深玄奥.让很多人望而却步;其实.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.就会发现处处豁然开朗、字字明明白白.
本书作者华杉.研究孙子兵法三十余年;在本书中.抓住兵法根本思想.通过155个经典战例.将《孙子兵法》的原意剖析得详尽透彻.同时援引2000多年来.解读《孙子兵法》的传世注家曹操、杜牧等11人的注解.从不同角度还原兵法原意.
《孙子兵法》的“计”.不是计谋的“计”.而是计算的“计”;
孙子从来不追求百战百胜.而是坚决地反对百战百胜;
是“以正合.以奇(jī)胜”.不是“以正合.以奇(qí)胜”.
全书通俗流畅.精彩纷呈;背水一战、围魏救赵等经典战例.更是讲解得令人身临其境.犹如置身战场上空.看交战双方兵马调动.浴血奋战.在震天的厮杀声中演绎着兵法的深邃思想.
翻开本书.这回终于读懂《孙子兵法》!
【作者简介】
华杉.1971年生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土家族乡新田坝村.现居上海.
中国知名广告人、企业家、兵法家、超级畅销书作家.
华杉先生自幼熟读经史.兵书战策、儒学经典烂熟于心.又广泛涉猎西方哲学.融会贯通.观点自成一家.每晚九点半睡觉.清晨五点起床.用每天早上五点到七点的时间写作.日日不断.即便出差出国住酒店.进医院住病房也是一样.十年来出版了十余部传统文化和品牌营销著作.
华杉与弟弟华楠共同创办了两家在广告业和出版业声名远扬的公司:上海华与华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和读客文化股份有限公司.两家公司均在各自领域享有国际声誉.
【媒体评论】
- 2016年.华杉位列企业家作家榜第九.是榜单上少有的“超出具体的商业领域.而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解读的作者”.
——华西都市报
- 华杉对国学经典的精彩解读.是知行合一式的心得感悟.比起一般纯学术解读更接地气.在写作手法上也更通俗易懂.年轻人容易接受理解.我认为价值非凡.具有标杆意义.至少能流传一百年.
——“中国作家富豪榜”创始人吴怀尧
【免费在线读】
自序(有删减)
这是一本让你轻松读懂《孙子兵法》每一句话、每一个字的书.
本书每一条兵法后面.都有战例.其中一些战例.在兵法的不同篇章反复出现.也就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.反复去看同一场战役.真正把仗是怎么打的看懂了.也就把兵法的思想理念、战略战术看懂了.就好像我们坐着直升飞机.飞到古代战场上空.而孙子坐在旁边给你做解说员.讲这战斗双方.一步一步是怎么打的.
在其中一些篇章.由于作者的工作背景.也夹杂一些关于企业管理和商业竞争的感悟议论.但那只是随想而至的议论而已.本书并不是一本“从孙子兵法看企业管理或商战”的书.而是一本真正讲透《孙子兵法》原意的书.
历代为孙子继绝学.注解孙子.被后世承认的.有十一人.就是宋本《十一家注孙子》.本书在《十一家注孙子》基础上.首先继承这十一位注家的研究成果.再做深入的讲解.
哪十一位呢?曹操、孟氏、李筌、贾林、杜佑、杜牧、陈皞(hào)、王皙、梅尧臣、何氏、张预.
曹操是个注解《孙子兵法》的.他说:“吾观兵书战策多矣.孙武所著深矣……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.况文烦富.行于世者失其旨要.故撰为略解焉.”
我看了那么多兵书战策.孙子是深刻的.但世人并不掌握他的思想本质.所以我写了注解.
曹操一生征战.文治武功都是千古英杰.所以他的注解是准确、受重视的.本书也大量遵从他的注解.可惜的是.他注得太简略了.因为他是专业人士嘛.不是为普通人写的注解.他还说孙子太烦富呢.我们希望他多写点.但他写得比孙子还少.
……………
以上李筌、贾林、杜佑、杜牧、陈皞五人.都是唐朝人.十一家注孙子里.唐朝的就占了五家.因为安史之乱之后.天下大乱.年年征战.所以大家都研究兵法.杜牧出生在宰相之家.又是大诗人.他也要谈兵.这就是时代特色了.
第二个重视兵法的朝代.是宋朝.开国后是休养生息.天下承平日久之后.从面临西夏李元昊叛乱开始.之后又面临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压力.朝中却已经没有能征之将.国内无惯战之兵.
怎么办.找书看.
于是大家都研究兵法.后政府编辑成《武经七书》.作为军事教科书.
《孙子兵法》成为武经之首.也是在宋朝由政府确立的.王皙注孙子兵法.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.不过王皙的具体籍贯生平.已不可考据了.
再一个是梅尧臣.这也是个大诗人.跟欧阳修是好朋友.他的注简切严整.质量很高.本书也选译了不少.
何氏.具体名字.什么时代人.都不清楚.留下的注文也不多.但至少有资格留下来.
后一位是张预.南宋时人.他不仅注了孙子兵法.还写了一本《百将传》.他的功夫下得深.注解质量很高.本书也选用不少.
以上是《十一家注孙子》的十一位往圣先贤.但毕竟都是古人古文.有个别的地方.反复研究各家注解.还是不能准确辨析.我就找现代人的注本.
各种注解研究孙子兵法的专家著作很多.但大多是当“学术研究”.不是真正的“军事研究”.就是说他研究是为了做学问.为了讲说.不是为了打仗.这出发点不同.看到的东西就不一样.有时候甚至南辕北辙.
后来终于找到一本.就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郭化若《孙子兵法译注》.
郭化若.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.黄埔军校毕业.参加过北伐战争.做过南京军区副司令员.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.他的孙子兵法译注.非常精确.所以若古人说法不一.我也拿不准的地方.就参照他的解读.
中国读书人的追求.宋儒张载说的:“为天地立心.为生民立命.为往圣继绝学.为万世开太平.”这本小书.希望能帮助读者.继孙子之绝学.
是为序.
《孙子兵法》的核心:先胜后战
原文
故善战者.立于不败之地.而不失敌之败也.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.败兵先战而后求胜.
华杉详解
立于不败之地.而不失敌之败也.
两军对峙.你要先管好自己.立于不败之地.当然.对方也懂兵法.也晓得立于不败之地.这就看谁先失误.如果双方都不失误.就一直熬下去.看谁的粮草多.一旦对方露出破绽.有隙可乘.就要猛扑过去.一击制胜.
“不可胜在己”.要立于不败之地.完全在于自己.跟别人没关系.
“可胜在敌”.看敌人什么时候失误.
所以《唐太宗李卫公问对》说:“古今胜败.一误而已.比如弈棋.一着失误.满盘皆输.”就像下棋一样.错了一步.被对方抓住了.你天大本事也救不回来.如果对方是个笨蛋.没看出来.那就乌龙对乌龙继续走下去.也是你来我往.杀得可歌可泣.
实际工作中.还是大家都笨.整体水平都低的情况比较普遍.所以有句话说嘛:“我们得以生存.不是因为我们做得好.是因为竞争对手做得更差.”成功者都有这体会.因为知道自己做得真不咋的.但居然就成了大师了.
敌人失误的时候.你不要错过.敌人不失误呢.当然也不是干等着.就想办法勾引他失误.所以李世民说所有兵法就一句话:“多方以误.”想各种办法引他失误.所谓兵不厌诈.“兵者.诡道也.故能而示之不能.用而示之不用.近而示之远.远而示之近.利而诱之.乱而取之.实而备之.强而避之.怒而挠之.卑而骄之.佚而劳之.亲而离之.”所有的诡诈全在这儿.
因为大家都熟悉兵不厌诈.所以很多人认为诡道是兵法的核心.用兵就是诡诈.
非也.所有的诡诈.都是为了调动敌人.不是自己的基本面.对方不上你的钩.你诡诈也没有用.你不上他的钩.他诡诈也是白表演.《孙子兵法》真正的核心在于下面这句话:“胜兵先胜而后求战.败兵先战而后求胜.”
打胜仗的军队.总是先获得胜利地位.获得取胜条件之后.才投入战斗.而打败仗的军队.总是冲上去就打.企图在战斗中捕捉机会侥幸获胜.
先胜后战.在取得压倒性优势的前提下作战.绝不心存侥幸.这就是孙子的思想.
有人会说.你这是强者的兵法.弱者怎么能有压倒性优势呢?创业者怎么能立于不败之地呢?
这样理解就错了.这不是强者的兵法.而是所有的兵法.弱者怎么能有压倒性优势.就是形成局部优势.所谓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.创业者怎么能立于不败之地.手艺资源积累充足了再创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.啥都没弄明白就冲上去创业.那就只有看能不能中彩成为“名将”了.